農漁局委託縣農會辦理檉柳防風林參訪宣導

耕地防風林檉柳參訪宣導,獲農民熱烈迴響。(農漁局提供)

 (記者李三祿報導)縣府農漁局委託澎湖縣農會辦理耕地防風林(檉柳)參訪及宣導講習活動,包括農業產銷班及專業農戶等將近60人參加,由高雄改良場澎湖分場王俊能代理分場長,針對檉柳生長特性及種植模式作說明,隨後前往白沙小赤呂英昭農民處,他以實際種植經驗講解檉柳防風效果,大獲農友好評。

 農漁局長胡流宗指出,檉柳自1992年經由高雄場澎湖分場評估、引進、試驗出無葉檉柳,可應用於澎湖地區農林混植;因其生命力極強,根可深至10公尺,廣達34公尺,樹高達18公尺,病蟲害少且具抗風耐鹽逆境,農民若能結合現有防風措施,可強化擋風效果。

 胡流宗局長指出,近年來政府推廣設施型農業,專業農民多建置簡易塑膠布溫室於冬季進行防風,且中央現行補助60%以減少購置成本,更有利種植短期葉菜類等作物,有別於澎湖多使用堆砌硓𥑮石或以現有生長銀合歡進行防風,農業設施成為專業農戶主力防風方式。

 農漁局強調,農友在耕地防風林上多了一種符合經濟效益,而且能節能減碳的新選擇,那就是病蟲害少且具抗風耐鹽的檉柳。這次農會辦理宣導講習活動,除了讓農友認識不同防風措施,讓有意願種植檉柳農友結合強化現有防風方式,提供另一防風選擇,希望能發揮最大效益。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