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臺灣更生保護會澎湖分會個案管理師黃采霖
我們活著,總是在滿足各種欲求。每天睜開眼睛之後從事的行為,進食、清潔、工作、學習、社交等等,看似很正常的生存本能,背後都有著推動我們的目的性;但往往我們沒有時間或契機去好好思考為什麼,就像永不停歇的秒針般持續前進,不知不覺間長大了,物換星移了。
肉體的成長不用我們操心,但要讓心靈變成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。我們不一定能獲得什麼,但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,當驚覺自己可以對枕邊脫落的頭髮、眼前售罄的麵包一笑置之時,堆積起來的小失落,已經讓我們蛻變。
如同當代美國精神醫學大師歐文.亞隆所說:「當一個人能接受選擇的有限性,才能優雅的長大。」
接受每個選擇背後需付出的機會成本,是我們都要面對的課題,只有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,才能坦然放棄失去的東西,而不會因無法滿足所有慾望產生負面情緒。
從我所接觸的更生朋友中觀察,大部分都說不出來自己想要什麼,雖然每天波波碌碌,但似乎很難留下一些養分灌注心田,生活遭遇到的不順遂,長期積累下來,就像沒有及時洩洪的水庫,總有一天會潰堤而出,奔湧出的洪水可能就會造成犯濫成災,讓更生朋友走回頭路。
人類是群居動物,彼此間一定會相互影響並且各汲取所需,好的壞的皆是如此,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。看似簡單的道理,在我與個案工作的過程中,給了我更深刻的感悟:我不只是給予的那一方,我也從個案那裡獲得可以繼續努力向前的能量。
曾有個案跟我說:「出去之後可以再遇到像你這麼好的人嗎?如果之前我有遇到像你這樣的人,我現在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?」、「有時候甚至慶幸自己被關,才有機緣遇到你,讓我開始思考過去好幾十年都沒想過的問題」、「我以為自己從小就不喜歡被管,原來被管也是可以感到幸福的事。」
聽到的當下,說不驚訝是假的;一直以來以為自己只是將工作做好,從沒想過可以從他人那裡得到這麼大的回饋。
即使是十惡不赦的人,仍有能力帶給別人正能量的影響力。希望就像流光,流光易逝,無法輕易握在手中,但人與人之間若能互相傳遞,提供自己一部分的能量澆灌,有朝一日,便能如同綻放在夜空中的花火,光彩照人、熠熠生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