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糞海膽7/1解禁 農漁局舉行馬糞海膽養殖成果發表會

●種苗繁殖場推動馬糞海膽完全養殖,已獲得顯著成果。(農漁局提供)

 (記者李三祿報導)縣府農漁局局長陳高樑表示,種苗繁殖場積極推動馬糞海膽完全養殖技術,目前已獲得重大突破,特於71日開放採捕首日,在湖西鄉白坑社區活動中心同步舉行養殖成果發表會,期能透過人工養殖方式提升產量,促使馬糞海膽永續繁衍,增裕澎湖海洋資源。

 陳高樑指出,由於每年71日是澎湖馬糞海膽開放採捕日,民眾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,所以坊間早有「開放採捕日就是海膽屠殺日」的說法;換言之,野生馬糞海膽數量因滿足民眾口腹之欲而日益減少,甚至出現滅絕危機。

 又指出,澎湖種苗繁殖場突破完全養殖技術,並成功完成箱網養殖人工復育,飼養半年體型就成長至直徑1215公分,且生殖腺飽滿紮實、成效顯著,未來若能以量制價,就可降低馬糞海膽採捕壓力,減少滅絕危機,後勢看好值得期待。

 陳高樑說,馬糞海膽是澎湖海域常見的海洋物種,早期有10顆馬糞海膽換1顆雞蛋的現象,但如今卻是1顆馬糞海膽換20顆雞蛋,可見數量銳減造成「物以稀為貴」,追根究柢還是人為濫捕導致滅種危機。

 因此,澎湖各界建議全年禁採馬糞海膽的聲浪四起,希望主管單位積極尋求人工飼養復育技術,讓馬糞海膽留下一線生機,所以澎湖縣種苗繁殖場為了多元化復育海膽苗,提供種苗給養殖業者試養,成效顯著值得大量推廣。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