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門開 北海戲水人潮不減

農曆7月1日是民間繪聲繪影的鬼門開,在台灣傳統習俗中,一些家戶長輩嚴禁孩童海邊玩耍,避免被孤魂野鬼奪走性命,然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,民間傳統習俗已漸被「掃蕩」,鬼門關開啟的第2天,後寮天堂路及鄰近沙灘、內垵遊憩區等海域,仍可見許多尋幽攬勝、消暑戲水的遊客人潮。

白沙84歲楊姓耆老說,台灣傳統時節裡面,最為隆重的民俗節日,即是中元普渡,其時間最長,從農曆7月初一開鬼門起,直到7月底關鬼門為止,有整整一個月時間。同時,在台灣的移民史上,先民從閩粵渡海來台,由於墾拓時期的各種天災、人禍,常會出現意外死亡,或客死他鄉的情形,在國人的鬼魂觀念中,常將這些不得善終亡魂說成厲鬼,會作祟人間,然而基於恐懼的心理,一般民眾認為農曆7月間,不宜到海邊消暑戲水,免遭孤魂野鬼玩弄而奪走生命。

雖台灣各地區的傳統習俗中,仍有這般禁忌,但在科技發達的今天,許多年輕人不相信這種說法,因此,從農曆7月初一鬼門開之後,在北海赤崁、東海岐頭的潮間海域,仍可見到許多在海邊戲水的人潮,顯見科技的快速發展,傳統禁忌習俗卻逐漸消失中。

  • 隨著時代進步,鬼月降臨仍見沙灘海域戲水人潮。(宋國正攝)


熱門推薦